林徽因《哭三弟恒》背后:25岁胞弟、空军飞行员林恒血洒成都双流

林徽因《哭三弟恒》背后:25岁胞弟、空军飞行员林恒血洒成都双流

hyde221 2025-08-28 装修装饰 5 次浏览 0个评论

“三年了,你阵亡在成都上空,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不同,如果我向你说来,你别悲伤……”709个字符的《哭三弟恒》,字字泣血,句句锥心。

诗中的“恒”,就是林恒,中国空军第五大队第十七中队飞行员,1941年3月14日,在成都双流上空驾驶战斗机与日寇血战,不幸被敌机击中,壮烈殉国,时年25岁。他也是著名建筑学家、诗人林徽因同父异母的弟弟。

林徽因《哭三弟恒》背后:25岁胞弟、空军飞行员林恒血洒成都双流

飞行员林恒(王国平 供图)

热血青年

别清华考航校保卫大后方

林恒,1916年生于福建福州。其父林长民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、教育家,1925年遇难时,林恒尚不满10岁。此后,他长期与姐姐林徽因、姐夫梁思成一家生活在北京(时称北平),感情深厚。

1935年,林恒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。然而,时代的洪流很快将他卷入其中。同年,“一二·九”爱国学生运动爆发,刚上大一的林恒积极参与游行,遭到军警驱散,一度失踪。姐夫梁思成焦急万分,在北平四处寻找,最终在城外寻得了伤痕累累的他。这次经历,深深刺激了这位热血青年。

国难当头,书桌岂能安稳?伤愈后,林恒做出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:投笔从戎,报考中央航空学校。

林徽因《哭三弟恒》背后:25岁胞弟、空军飞行员林恒血洒成都双流

航校学员与刻有中央航校校训的石碑合影(王国平 供图)

“我们的身体、飞机和炸弹,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!”航校门口石碑上的誓言,昭示着这是一条悲壮之路。那个时代的很多年轻人,在生与死之间做出了同样的抉择。林恒成为中央航校第十期学员,接受了严格的训练。随着抗战全面爆发,航校一路南迁。1939年夏,他随校至昆明继续学业。1940年春,他以同期一百二十五名学员中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,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,被分配到成都驻防,守卫西南大后方。

林徽因《哭三弟恒》背后:25岁胞弟、空军飞行员林恒血洒成都双流

中央航校十期驱逐组同学毕业照(王国平 供图)

战死沙场

距离航校毕业仅时隔一年

1941年初的中国空军,经过数年惨烈消耗,处境艰难。据《浴血长空:中国空军抗日战史》记载,至1940年底,中国空军仅剩各式飞机65架,而侵华日军航空队则保持着近千架的绝对优势。

更严峻的是,日军于1940年末在中国战场首次投入了俗称零式战斗机的A6M Zero。

1941年3月14日,日军再次策划了对成都的大规模空袭。空袭中,包括林恒在内的8名飞行员壮烈牺牲。距离林恒航校毕业,仅过去一年。

林徽因《哭三弟恒》背后:25岁胞弟、空军飞行员林恒血洒成都双流

中央航空学校五大队第十七中队队员合影,左三:林恒(王国平 供图)

据《热血沃中华——双流抗战回忆录》记载,1941年3月14日,中国空军第三军区司令部得到情报,敌机20多架飞过沱江向成都侵来,遂令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计31架战斗机起飞迎敌。由于情报有误,中国空军以为日军无零式战斗机护航,结果在我机群向敌轰炸机编队发动攻击时,敌方一个中队的零式战斗机突然出现。激战中,林恒等8人壮烈牺牲。当时老百姓看到,天空中不时有飞机拉着浓浓的滚滚黑烟,呼啸着落入田间地头或沟壑,随即爆炸燃烧。

四川省档案馆提供的一份《历年保卫成都领空空军伤亡人员统计表》显示,林恒隶属十七中队,少尉飞行员,牺牲于3月14日成都空战,伤亡情形为“阵伤后不治而死”。这意味着,林恒并非当场死亡,而是经过救治,因无力回天而去。

林恒的外甥、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《倏忽人间四月天——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》“战时的客厅”段落中回忆道,“1941年,她非常疼爱的三弟,当时刚从航校毕业不久的林恒,在一次对日机的仓促应战中,牺牲在成都上空。噩耗传到她病榻上的时候,母亲几乎痛不欲生。”梁从诫还在《悼中国空军抗日英烈》里回忆:刚刚从航校第十期毕业的三舅林恒也在成都上空阵亡了。他甚至没有来得及参加一次像样的战斗,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

林徽因《哭三弟恒》背后:25岁胞弟、空军飞行员林恒血洒成都双流

保卫成都领空空军伤亡人员统计表(四川省档案馆 供图)

沉痛悼念

林徽因病榻前书《哭三弟恒》

对于林恒的身份,据林徽因给费正清夫妇的字条里提到:“我的小弟弟,他是一个出色的飞行员,在一次空战中,在击落一架日寇飞机后,可怜的孩子,自己也被击中头部而坠落牺牲。”据《中国空军抗战记忆》一书考证,林恒当时是第五大队十七中队的分队长。

据媒体报道,林恒牺牲的噩耗传来,梁思成并没有立即告诉林徽因,而是借到重庆出差的机会,匆匆赶往成都,收拾林恒的遗物:一套军礼服,一把毕业时部队配发的“中正剑”。

抱恙的林徽因得知消息后,病情加重,卧床数月不起。三年后,在病榻前,她写下长诗《哭三弟恒》。这首诗,哀悼的不止林恒一人,而是所有为国捐躯的年轻飞行员,她将这份个人的哀伤,升华为了对全体殉国将士的深切缅怀和对民族命运的深沉思考。

林徽因《哭三弟恒》背后:25岁胞弟、空军飞行员林恒血洒成都双流

第三大队三十二中队部分飞行人员(王国平 供图)

《哭三弟恒》

林徽因

弟弟,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

来哀悼你的死;

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,

简单的,你给了。

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。

这沉默的光荣是你。

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,

多给了悲哀,我想呼喊,

那是——你自己也明了——

因为你走得太早,

太早了,弟弟,难为你的勇敢,

机械的落伍,你的机会太惨!

三年了,你阵亡在成都上空,

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不同,

如果我向你说来,你别悲伤,

因为多半不是我们老国,

而是他人在时代中辗动,

我们灵魂流血,炸成了窟窿。

我们已有了盟友、物资同军火,

正是你所曾希望过。

我记得,记得我当时怎样同你

讨论又讨论,点算又点算,

每一天你是那样耐性的等着,

每天却空的过去,慢得像骆鸵!

现在驱逐机已非当日你最向往

驾驶的“老鹰式七五”那样

那样笨,那样慢,啊,弟弟不要伤心,

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,

别说是谁误了你,是时代无法衡量,

中国还要上前,黑夜在等天亮。

弟弟,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

算是诗来追悼你,

要相信我的心多苦,喉咙多哑,

你永不会回来了,我知道,

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;

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。

啊,你别难过,难过了我给不出安慰。

我曾每日那样想过了几回:

你已给了你所有的,同你去的弟兄

也是一样,献出你们的生命;

已有的年轻一切;将来还有的机会,

可能的壮年工作,老年的智慧;

可能的情爱,家庭,儿女,及那所有

生的权利,喜悦;及生的纠纷!

你们给的真多,都为了谁?你相信

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

你的前头,比自己要紧;那不朽

中国的历史,还需要在世上永久。

你相信,你也做了,最后一切你交出。

我既完全明白,为何我还为着你哭?

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,

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,战时你的安全,

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,

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,你死是为了谁!

寻找林恒之墓

欢迎知情者提供有效信息

林徽因《哭三弟恒》背后:25岁胞弟、空军飞行员林恒血洒成都双流

《空军阵亡烈士埋葬办法》(省档案馆提供)

据多家媒体报道,梁从诫回忆:“父亲匆匆赶往成都收殓了他(林恒)的遗体,掩埋在一处无名的墓地。” 林恒的墓到底在哪里?九年前,曾报道过林恒故事的记者王国平一直很牵挂。

为了找到林恒的墓,双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从四川省档案馆获取的一份当年《空军阵亡烈士埋葬办法》规定,埋葬地点除立有遗嘱,准由家属自行领回择葬外(但依遗嘱有困难时,仍照左列规定)概依左列规定办理:(一)死亡地点在飞行场附近十公里以内者,由各该站场长负责办理。(二)死亡地点距离飞行场附近十公里以外者,由县政府或地方机关派员收殓,通知附近空军站场会同埋葬。(三)死亡地点在作战前线者,由友军派员收殓,通知空军站场会同埋葬。(二)(三)两项死亡地点,因交通或其他关系,不及通知空军站场者,由县政府或地方机关或友军代为埋葬。埋葬地方应照下列标准办理:当地有空军烈士公墓者,附葬空军烈士公墓。当地无空军烈士公墓者,寄葬陆军阵亡将士公墓。当地无陆军阵亡将士公墓者,附葬地方公墓。当地无地方公墓者,采公地埋葬。埋葬坟墓应加置固定辨认标识。

记者在《热血沃中华——双流抗战回忆录》的《双流徐瓦窑空战》一文中,发现记录林恒牺牲的那场空战定位于当时双流县红石乡徐瓦窑。经请教双流本地人,徐瓦窑位于现在彭镇。

林恒的墓地会不会在徐瓦窑战场附近?顺着这个思路,我们联系了双流区彭镇。目前,彭镇工作人员正在努力寻找中,也欢迎知情者留言或者发邮件至292759192@qq.com。

(原标题:《林徽因《哭三弟恒》背后:25岁空军胞弟林恒血洒成都双流》)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林徽因《哭三弟恒》背后:25岁胞弟、空军飞行员林恒血洒成都双流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5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